回顾以往可以看出,原材料企业每次上调产品价格的理由非常一致,都是环保督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才上调价格的。但业内有人指出,造成原材料价格疯涨的局面,环保督察或许只是一个幌子,它只是为那些原材料企业提供了涨价的借口。据涂料采购网统计,自去年以来,在中央环保督察持续期间,涂料原材料历经了十几轮的涨价,累计涨幅非常惊人,其上涨的幅度大大超出了环保成本的增加。
20种原材料2016年1月-2017年8月涨幅
从上述涨幅排行可以看出,自环保督察持续的近两年时间里,TDI涨幅达240%、钛精矿涨幅达154%、MDI涨幅达153%、丁二烯涨幅达107%。乙二醇涨幅为78.6%、己二酸的涨幅为76.4%、钛白粉(金红石型)涨幅为75%。
环保督察成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理由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原材料行业产能有50%是过剩产能。环保督察要求关停的,都是违规违法的“散乱污”企业,因为这部分过剩产能的存在,长期以来,使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行业的市场秩序,此轮环保督察,给那些合法合规的中大型企业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就是说,此次环保督察压缩的产能,是本应该关停的,压缩的产能对市场的供给影响并不大。
此外,环保督察还造成部分不规范企业的设备升级改造,相关企业认为,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事实上,多轮涨价,都是大型企业带头涨价,而这些大企业相对比较规范,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
其实部分行业已经进入寡头格局
在原材料领域,事实上,话语权掌握在大企业手里,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话语权。每一轮环保督察都成了大企业的涨价借口。中小型企业因为实力不足,环保设施不全,技术团队力量不强,市场份额不稳定,很难与大企业一起共进退,反而市场份额正在被大企业一点点的蚕食。
例如MDI的龙头企业万化华学,它的每一次涨价,都是在环保的风口上推波助澜。最主要的原因,却并不是环保督察它,而是它拥有MDI产能180万吨,处在龙头的位置,在国内MDI市占率超过50%,具有定价权。它自身的停产检修直接影响到MDI市场的供应,市场由它主导。再如江苏三木集团,它拥有35万吨环氧树脂产能,占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的15%左右;30万吨醇酸树脂产能,占我国醇酸树脂总产能的11.4%左右;类似三木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它们的一举一动本身就是行业的风向标,掌握着市场价格的主导权,他们的涨价主因并不是环保督察。同样的道理,以原材料丙烯酸为例,丙烯酸行业产能有324万吨,但经历多年低迷后,截止目前已有84万吨产能长期停产。目前的在产产能也仅有249万吨,我国前三大丙烯酸生产企业分别为江苏裕廊化工、浙江卫星石化和扬子巴斯夫,其合计产能共151.5万吨,占我国总产能的半壁江山。其中卫星石化的丙烯酸产能达48万吨,占总在产产能的19%左右。他们自身的停产检修等活动,会影响丙烯酸市场价格的波动。在钛白粉领域也同样是寡头格局。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山东东佳等企业产能占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每次涨价也都是由这些龙头企业率先发起,其他企业跟进的模式。
赚不赚钱请看这里
龙蟒佰利公司发布2017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6 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归母净利润13.1 亿元,同比增长1742.3%。公司预计1-9 月份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8-19 亿元,同比增长1406.5%。
中核钛白公布2017年上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75.07%;净利2.35亿元,同比增长2121.95%。
万华化学发布2017年上半年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现营业收入244.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82%;营业利润73.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61亿元,同比增长255.35%。
卫星石化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为6.60亿元~7.20亿元,上年同期为9938.69万元,同比增长565.26%~625.74%。
安纳达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为1.20亿元~1.27亿元,上年同期为1904.85万元,同比增长701.09%~747.82%。
最终原材料的疯狂会传导到涂料市场,现在涂料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在进行价格调整,而涂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终端市场,最终每一个消费者会成为这次“价格狂欢”的最后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