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去年8月份一刀切的呼声同样引起各地政府的注意,四川、山东、海南紧急叫停环保整改“一刀切”,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严肃问责。
2017年8月9日四川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山东省份紧随其后发出通告,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严肃问责,对违法者依法打击,不能简单一关了之、一拆了之。山东省淄博市让1500多家“散乱污”企业通过验收恢复了生产。
环保执法本是好事,但一味的拆除、关停,善后工作不到位,使本来意义重大的“保卫蓝天行动”变成了无数中小民企的哀号。企业不易,能在环保严查下生存下来的企业更不易。在这场“一刀切”式的风暴中,又有多少合法企业被“错杀”。
比如去年仅是京津冀地区就有超17.6万家的“散乱污”企业9月底前被全部关停。
包括今年3月份,河北廊坊地区把粉末涂料列为VOC排放涂料列入大气污染治理的对象,有部分粉末涂料厂因被当作VOC排放涂料生产企业而限产停产,未免有失公允。
而在化工大省江苏,到2018年底前关停并转的企业多达2000家,到2020年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50%以上。仅无锡计划关停的化工企业就达到255家。
近几年来“环保”一直是国家的重头戏,在这场残酷的风暴中,企业大面积关停、工人停工失业、原材料也经历了一番暴涨...如果一味地应付检查、督查采取“一刀切”式的做法,蓝天碧水会以普通百姓和底层工人的眼泪作为代价收场。在当今大环境中,环保督查不仅要看到污染企业的关闭数量、一时的治理效果,也要看到关停是否精准、施策是否长远,更要关切企业背后所承载的经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