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回顾万华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依靠自主创新打破MDI制造“黑匣子”,并创造全球聚氨酯领先品牌的奋斗史。
MDI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由德国巴斯夫、拜尔以及英国的帝国化学, 美国的道化学等4家跨国公司高度垄断封锁,严格限制向其他国家或企业转让。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烟台合成革厂工程,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老百姓穿鞋问题而诞生的。深知当时买鞋之难的李先念副总理在关于合成革项目的批示中说:“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因为人们太需要了。”
1978年,国家决定从日本引进合成革生产线,并配套引进了1万吨/年MDI生产装置。不过,这套装置工艺落后、消耗大、成本高, 而且日方仅转让操作规程,不转让核心技术。装置自1984年开始运转后一直极不稳定,经常一个月停车三四次,每次停车至少要抢修3天。项目历经10年都未达产,企业运营十分困难。
面对困境,万华人迎难而上,以丁建生为技术带头人的MDI课题小组对引进装置进行技术消化,终于找出了运行不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对装置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运转终于趋于稳定,1988年MDI产量达到了8000吨。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MDI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产品供不应求。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步伐,市场份额一度达到90%以上,万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为摆脱困境,万华人首先想到了继续引进技术。然而,原来转让技术的日本公司表示: “新技术不行,只能转让旧技术,技术软件费17亿元,最多只能扩产到1.2万吨。”日本公司以天价转让费关上了万华再次引进技术的大门。万华人又把目光转向欧美跨国公司,但均被回绝,甚至都不让万华交流考察人员看一看装置近景。一家跨国公司曾表示,万华如果能拿出中国市场调研报告,就可以考虑合作。当万华人真诚地奉上跑遍大江南北得来的市场调研成果后,对方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单独在中国建厂。历时5年的技术引进经历,使万华人备尝屈辱,由此得出了一个深刻教训:“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买不到的。”
于是,万华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时任技术副厂长的丁建生成为科技组的组长。
1994 年,万华与青岛化工学院签订了9688工程协议(9688是异氰酸酯生产装置扩能改造项目的代号),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MDI制造技术。1995年,其MDI年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并于1996年达到了1.5万吨,标志着万华完全消化了日本引进装置技术,打开了这个神秘的“黑匣子”。在此基础上,万华继续推进MDI制造技术自主创新, 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光气化制造、DAM制造、粗MDI制造和粗MDI分析与精制等重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创造了中国MDI行业的奇迹。
1998年,万华连续精馏装置投料试车成功,跨国公司解决不了的残液变成了合格产品。在这一年,万华把集团优质资产MDI剥离出来,将MDI分厂改制为万华化学聚氨酯股份有有限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此真正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企业也从制度上确立起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改制之后的万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万华光化增容系统改造完成,MDI产量突破2万吨;2000年,4万吨/年MDI制造技术通过专家论证,产品质量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完全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封锁,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1年1月5日,万华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后,万华用2年时间建成投产了宁波大榭岛16万吨/年MDI项目,并开始在中东、 俄罗斯、日本、美国、欧洲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其MDI产品出口由2001年的318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5亿美元。2007年,万华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万华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2011年,万华并购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2016年,中国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获批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树立了中国化工行业海外并购新典范。
为实现“中国万华向全球万华转变, 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的战略,2013 年,万华化学聚氨酯股份公司正式更名为万华化字集团股份公司,不仅剑指全球最大最领先MDI生产基地的目标,并向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关联高端产业拓展,向千亿新目标再跨越。
万华化学(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回顾万华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依靠自主创新打破MDI制造“黑匣子”,并创造全球聚氨酯领先品牌的奋斗史。
MDI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由德国巴斯夫、拜尔以及英国的帝国化学, 美国的道化学等4家跨国公司高度垄断封锁,严格限制向其他国家或企业转让。改革开放初期创立的烟台合成革厂工程,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老百姓穿鞋问题而诞生的。深知当时买鞋之难的李先念副总理在关于合成革项目的批示中说:“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因为人们太需要了。”
1978年,国家决定从日本引进合成革生产线,并配套引进了1万吨/年MDI生产装置。不过,这套装置工艺落后、消耗大、成本高, 而且日方仅转让操作规程,不转让核心技术。装置自1984年开始运转后一直极不稳定,经常一个月停车三四次,每次停车至少要抢修3天。项目历经10年都未达产,企业运营十分困难。
面对困境,万华人迎难而上,以丁建生为技术带头人的MDI课题小组对引进装置进行技术消化,终于找出了运行不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对装置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运转终于趋于稳定,1988年MDI产量达到了8000吨。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MDI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产品供不应求。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步伐,市场份额一度达到90%以上,万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为摆脱困境,万华人首先想到了继续引进技术。然而,原来转让技术的日本公司表示: “新技术不行,只能转让旧技术,技术软件费17亿元,最多只能扩产到1.2万吨。”日本公司以天价转让费关上了万华再次引进技术的大门。万华人又把目光转向欧美跨国公司,但均被回绝,甚至都不让万华交流考察人员看一看装置近景。一家跨国公司曾表示,万华如果能拿出中国市场调研报告,就可以考虑合作。当万华人真诚地奉上跑遍大江南北得来的市场调研成果后,对方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单独在中国建厂。历时5年的技术引进经历,使万华人备尝屈辱,由此得出了一个深刻教训:“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买不到的。”
于是,万华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时任技术副厂长的丁建生成为科技组的组长。
1994 年,万华与青岛化工学院签订了9688工程协议(9688是异氰酸酯生产装置扩能改造项目的代号),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MDI制造技术。1995年,其MDI年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并于1996年达到了1.5万吨,标志着万华完全消化了日本引进装置技术,打开了这个神秘的“黑匣子”。在此基础上,万华继续推进MDI制造技术自主创新, 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光气化制造、DAM制造、粗MDI制造和粗MDI分析与精制等重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创造了中国MDI行业的奇迹。
1998年,万华连续精馏装置投料试车成功,跨国公司解决不了的残液变成了合格产品。在这一年,万华把集团优质资产MDI剥离出来,将MDI分厂改制为万华化学聚氨酯股份有有限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此真正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企业也从制度上确立起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改制之后的万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9年,万华光化增容系统改造完成,MDI产量突破2万吨;2000年,4万吨/年MDI制造技术通过专家论证,产品质量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完全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封锁,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1年1月5日,万华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后,万华用2年时间建成投产了宁波大榭岛16万吨/年MDI项目,并开始在中东、 俄罗斯、日本、美国、欧洲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其MDI产品出口由2001年的318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5亿美元。2007年,万华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万华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2011年,万华并购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2016年,中国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获批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树立了中国化工行业海外并购新典范。
为实现“中国万华向全球万华转变, 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的战略,2013 年,万华化学聚氨酯股份公司正式更名为万华化字集团股份公司,不仅剑指全球最大最领先MDI生产基地的目标,并向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关联高端产业拓展,向千亿新目标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