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间,熔喷布的价格起伏如同过山车:从疫情前的1.8万/吨,到现货52万/吨,而后继续飙升至最高70万/吨,最终又再现颓势——已有部分厂商降价至30万/吨,暴跌40万/吨。
熔喷布价格遭遇“过山车”,与相关部门的有力整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对于下游的口罩厂来说,由于相关整治力度加强,对熔喷布的质量要求提高,没有检验报告的一批“三无”熔喷布需求下降,人们都怕卖不出去,所以很好压价,价格降得也很快。有“熔喷布之乡”称号的扬中,4月中旬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市停产整顿。不少当地经营者都想办法把机器拉到“医疗器械之乡”的河南长垣进行贱卖,突如其来的供大于求,也严重打压了熔喷布的价格。
严重过剩的口罩产业链预冷,丙烯价格“跌下神坛”,高价买入的口罩机、焊耳机也无用武之地。4月下旬,朋友圈开始甩卖口罩机、熔喷机器,在一大波倒爷的撤退下,“跨界”而来的商人,一夜之间亏得血本无归。扬中市一名熔喷布生厂商告诉记者。此前,他投资了12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熔喷布的机器,但4月15日刚调试出了一台,就在当晚收到停产通知。部分同行也在购入后,疯狂的找技术人员调试机器,基本都是还没来得及盈利,就被停了,老板欲哭无泪。
图源:《中国经营报》记者陈家运摄
有咨询机构调查,近1个月来,有近10万家小型作坊开始进入熔喷布的生产领域,这些小作坊散布在全国各地。扬中整顿后,这些作坊又转移到了安徽、江西、山东等各地。泡沫戳破,“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俨然变成了“废铜烂铁,黄金变废纸。”
口罩行业的快进快出,让不少人感叹。近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一窝蜂模式,什么赚钱,不分青红皂白,一窝蜂就上,今天的口罩如此,之前的共享单车,P2P理财,水性涂料,房地产热,VR虚拟现实,互联网+全是如此,最终留下一地鸡毛跟千疮百孔的经济伤疤。从“一夜暴富”到 “一夜暴负”不停的重复着。
一窝蜂经济——共享单车
提起“共享单车”,大家一定不陌生,摩拜、小黄车ofo、小蓝车、小鸣单车……各种品牌琳琅满目,可谓是引爆了共享经济的狂欢,“共享单车”还入选成为2017年民生热词榜。而后越来越多的品牌粉末登场,人们手机里面的APP软件也更加繁杂。共享单车的品牌、颜色花样频出,甚至出现了“彩虹军团”,网友戏称小黄车变成了彩条车,晚点进场的话颜色都没得选了。
但随后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车辆无人维护,损坏车辆耽误行程甚至伤人,道路上违规停放……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逐渐被更多的问题压倒。此后北京、江苏等多地对于共享单车的数量进行了限制,对于后续服务也加强了监管,部分地区无人维修的共享单车被统一运至不影响交通的空旷地带,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到“无处安放”,共享单车的发展正褪下最初的光环走向些许尴尬的境地。从繁华渐入尴尬。
共享单车坟场
2018年底,共享经济行业不断传出裁员、资金链危机甚至破产的消息,摩拜宣布裁30%,不过相比ofo陷入资金链危机而言算是好的、其他共享经济,例如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马扎、共享手机等,可以说也几乎是全军覆没。
一窝蜂经济——房地产过剩
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年发展的异常迅猛,很多城市的房地产规模都翻了好几倍,房价也飙升至每平米几万元的水平,这让购房者非常的焦虑。造成这种楼市氛围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这样一批人——炒房团。很多地区房价与收入水平的比例不合理,与炒房团对房价的恶意哄抬有直接关系。可以说,炒房行为推高了房价、损害了民生,除了极少数人得益之外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受损的。
一套房造就一个富翁,这个奇特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甚为突出。最为著名的“温州炒房团”,怀揣着大笔的现金,炒高一个地方的房价之后,迅速脱手、速战速决。很快,就有一批人因此身价倍增。这些“成功”的经历又刺激着更多人加入这场新的“炒房浪潮”中。虽然这场畸形的“造富梦”很快戛然而止,但房地产的“致富梦”却没有因此停歇。甚至有不少人把自己手里的房屋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这种加杠杆的投资方式,让很多人在圆了住房梦之后,开始实现了自己的资金积累。一个全民炒房的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但近几年很多人发现,火热的“炒房团”已然不见踪影,“房住不炒”断了炒房团的财路。因为作为炒房团的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政策不再允许大规模的炒房行为,各种限制性政策的门槛也已经不再适用于他们那套投资方式,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已经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房住不炒,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此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认为现在楼市中的炒房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殆尽。
5月6日,央行上海总部联合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海市)发布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意见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合规做好旧区改造、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的配套融资服务。
全世界已有至少15个城市的地产出现了不计其数或连年无人居住的空房,它们的房价泡沫破灭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楼市的泡沫也在以极快的速度破灭,还在炒房的团体不仅捞不到钱,更有可能血本无归。
一窝蜂经济——P2P批量倒闭
火及一时的P2P让很多人怀揣暴富梦想的人开始蠢蠢欲动,自从2018年P2P爆雷以来,P2P市场就进入了“严冬”期,2019年严监管让退出和转型成为行业的主旋律。进入2020年“多措并举,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成为行业的年度目标!各省市也加快了取缔P2P网贷平台的步伐,截止目前已经有14个省市宣布全面取缔辖区内的P2P平台!
在P2P网贷退出大势下,截至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络借贷机构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贷余额下降75%;出借人数下降80%;借款人数下降62%。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1个月下降。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已有近5000家机构退出。
对于当前P2P乱象和频发的跑路事件,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认为,P2P“三无”———无准入门槛、无运行规则、无监管,导致行业混乱。在他看来,P2P注册门槛低,却可撬动大量资金,杠杆率非常高,非常容易出问题。
“五一”节前的4月30日,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踩着点披露了2019年年报。曾经深陷P2P爆雷旋涡的长安保险2019年仍未扭亏为盈。独角金融发现,长安保险信用保证类业务在品尝了踩雷P2P苦果后,已经大幅压缩了与P2P相关的业务规模。
上市公司踩雷P2P平台最大的事件,莫过于*ST步森。2019年8月20日晚间,上市公司*ST步森传出惊人消息,五大股东集体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实控人兼董事长赵春霞无力扭转上市公司经营恶化局面,本人已经“跑路”。
……
据涂料采购网了解,2018年曾是P2P集中爆雷的关键之年,共有576家P2P平台爆雷,平均每天1.7家,在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侥幸与绝望,频繁爆雷的背后,是对“走捷径,追风口,财务自由”的趋之若鹜和孤注一掷,也是人性与金钱这场博弈游戏的残酷终局。
一窝蜂经济——人工智能成忽悠
在2016年,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火了,而且火的一塌糊涂。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经典的一幕:无论大小厂商,都一窝蜂地朝AR和VR而去,做视频的、做游戏的、做电商的……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能够与AR和VR扯上关系。
然后不过三个月,VR寒冬论凛然而至,比龙卷风还快。“中国手机VR盒子领军企业”暴风魔镜从10月份开始就深陷裁员风波,最终40%的员工被裁。而就在8月份的那个节目里,暴风魔镜CEO还在台下呛声台上的两位大佬称移动VR才是未来,这脸打得有些快。巨头暴风的日子不好过,中小型甚至初创型企业的日子肯定更难熬。与之对应的是,深圳华强北代工的低成本VR产品销量每况愈下,天猫上销量最高的VR眼镜仅售20块钱,还经常半价促销。10块钱的东西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呢?
随着HTC Vive的上市,VR概念很快就被炒热了,先是沪深股市上出了一批VR概念股,股价被嘲“炒煳了”。然后是各路概念企业,幻想包装上市或转手套现。大量进场的企业,本身的动机就不太单纯。事实上,创新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与“赚快钱”联系在一起,从几年前的动漫、页游,到之后的手游,以及现在的VR。本来创新是高投入的,但现在的创新的成本却很低,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导致新进场的厂商全部往技术含量较低手机盒子上靠,造成极大的恶性竞争,最终摧毁市场。
一窝蜂经济——“互联网+”变成“+互联网”
站在风口,猪也能吹上天。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年代,大家对这句话都深信不疑。各行各业都要给自己贴一个“互联网+”的标签。网红经济盛行,主播带货开创了线上商业历史。但有多少人能成为李佳琪,能成为薇娅?人人都是大神,炒股、炒鞋、炒酒、古董名画、货币盲盒……有多少人真的懂这背后的逻辑?区块链高大上,但不知道何时起已沦为了骗子们蒙骗中老年人的一种概念和托辞。O2O线上线下服务,也在商场、服装、饮食乃至社区家居大幅投入铺开之后,又灰溜溜的销声匿迹……
除了以上列举的事例之外,还有很多狂热之后一地鸡毛,令人扼腕叹息的各行各业的案例。无一不是为了赚快钱而迅速进场,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没赚到钱,还可能亏得血本无归。有些人终究没看透,目前市场处于存量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重过剩,已经没有纯粹“蓝海”的产业,也少有没被人挖掘到的机会。想要成功,就必须实行差异化竞争,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受众,完善产业链,才能达成共同繁荣。如果看到红利就像无头苍蝇一般,一哄而上的冲上去,也只能变成恶性竞争,最后免不了灭亡的命运。枉顾经济规律,浮躁乱投机,带来的永远不会是财源滚滚,更可能是倾家荡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环球塑化、期货日报,南方都市报,PConline 视点,虎嗅APP等,由涂料采购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未经许可或未注明出处,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