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经9年建造的港珠澳大桥在全线贯通前大桥香港段却被查出混凝土造假问题终于得以见“天日”,一起混凝土检测造假事件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香港廉政公署起诉了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顾问公司名时任董事,控诉他们涉嫌向土木工程拓展署隐瞒其职员在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混凝土压力测试记录中造假一事,且涉嫌诈骗金额为200万元港币(折合人民币约为164万元)。
2016年7月,拓展署的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报告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中的可疑之处。
第一、一块混凝土,有两张数据记录单,这并不符合实际。混凝土测试,记录着土块的最大硬度,几乎是不可逆的。前一次的检测中,混凝土已经被压坏,如何能够进行第二次的测试?
第二、这两张记录单的检测的间隔时间,只相差了一分钟。混凝土的检测,对施加压力的大小、频率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测试按照平常的速度进行,需要间隔两三分钟的时间。如果两张单据只间隔一分钟,只存在着两种可能:未按照规定检测,根本没有检测。
第三,两个不同批次的混凝土,存在着交叉检测的可能性,这原本在检测中应该坚决避免。混凝土检测,大多采取抽样的方式,一批样品检测完毕,才能检测另一批样品。嘉科提供的报告,前后两个批次的样品存在着时间交叠的情况。
第四、同一批次的混凝土,不同的混凝土块,报告单号无法连起来。每一块混凝土在接受检测时,机器都会自动生成号码,号码应该相连。如果中间的内容缺失,便意味着机器进行了其他的检测,这并不符合规定。
显而易见,嘉科的检测过程中存在着造假行为。经过调查,相关部门初步确定了18名嫌疑人。由于犯罪集团过于庞大,廉政公署决定采取囚徒困境的审判方式。
“囚徒”困境登场——心理博弈战
何谓囚徒困境?这是战争中常见的审问手段,是一种战争策略,更是心理战。相关部门抓捕两个同样有罪的囚徒,将他们分别关押在不同的地点,彼此不知晓对方的供词、行为,这也就排除了双方“串供”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审问者告知囚徒具体的惩罚措施: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各自入狱服刑一年,如果两个人都坦白,承认自己的罪行,那么各自入狱8年。
如果其中只有一人坦白自己的罪行,另一人将自己撇清,那么坦白的人将无罪释放,撇清关系的人将服刑10年。事实上,囚徒困境大多运用在证据不充分的案件中。从本质上来说,审判者利用的是两个囚徒的心理博弈。一般情况下,大多人会选择最为保守的方法:即并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双方各自入狱一年。
联盟的人数越多,便增加了内部不团结的可能性。在混凝土造假事件中,相关部门共逮捕了18名嫌疑人。18名囚徒,恰恰是“内讧”的缩影。最初,审判者将18名囚犯各自关押,告诉他们处置方案。为了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18名囚犯都没有选择开口承认自己与同伴的罪行。
不久后,审判者向其中几名囚犯透露,只要承认自己的罪行,就可以获得减刑的机会。其中的5号囚犯大喜过望,向审判者交代了自己知晓案件的信息:混凝土报告确实存在着造假行为,造假的原因,一是因为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错过了混凝土的检测时间,只能通过更改电脑时间的方式,伪造按时检测的证明。
混凝土的检测时间应该为28天,而实际检测时间,显然已经超过了28天。其二,一些混凝土在检测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为了提高合格率,相关部门便采用其他的材料,替代了混凝土,企图瞒天过海。5号犯人将造假事件和盘托出,彻底打破了囚徒困境的平衡。其他嫌疑人得知此事,为了减轻自己的刑罚,也将自己了解的真相说出来。最终,18人集团中,7人选择承认自己的罪行。如此,一张关于混凝土报告造假的阴谋大网,正在缓缓展开……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自食恶果
混凝土检测首次出现不合格现象时,最先作出反应的是相关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领导曾经不止一次暗示自己手下的管理层,采用某种手段,隐藏混凝土不合格的真相。在管理层看来,如果混凝土检测不合格的事实大白于天下,公司的信誉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管理层只能授意手下的员工,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这一问题。
身为公司底层的员工,普通职员没有选择权,只能以上级的命令为行动准则。与此同时,如果混凝土不合格的真相被其他人知晓,必然需要重新进行工程检测,工作人员需要投入新的精力、财力,于他们而言,这是原本可以规避的风险。在重大的生活压力之下,没有工作人员敢于冒险。他们只能通过替代、修改时间的方式,制作虚假的混凝土报告。
各级关系层层叠叠,环环相扣,这才有了牵涉其中的18个人。在这个庞大的犯罪集团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行为愈加放肆,险些酿成大祸。随着调查的深入,审判者发现,嫌疑人选择造假的原因,并不只是局限在想要洗脱自己的罪名。
相关调查显示,在嘉科顾问公司,2名负责从中协调的董事,借着虚假混凝土报告,向机关单位骗取了200万港币的拨款,实现中饱私囊的目的。
虚假混凝土报告刚刚告公之于众,所有人的心中都十分不安。然而想到自己的地位、利益、未来,太多的人都选择铤而走险。这原本就代表着人性的弱点,只是囚徒困境在18个人的集团中发挥作用时,人性的弱点才彻底爆发。事实上,解除囚徒困境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18人坚持守住自己与对方的秘密,所有人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然而5号犯人承认自己的罪行后,便意味着联盟的彻底破裂。也正因如此,囚徒困境中没有交代罪行的人,都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惩罚。幸运的是,混凝土报告造假事件被及时发现。相关部门得知这一消息,紧急对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进行新的安全预估。结果显示,报告中涉及到的有问题的混凝土,数量达到300以上,占据混凝土总数的0.1%。
百年大计、不容造假、必须严惩!
经过专家评估,香港段桥梁的其他部分,结构完整、安全系数有保障,并没有出现任何危险迹象,可以按照原定计划施工、投入使用。尽管不合格的混凝土是虚惊一场,这起造假案件,依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为了排查安全隐患,香港专门花费了近5000万人民币,对桥梁进行检查。
18名犯罪嫌疑人,因为一念之差给香港乃至于整个中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最终,18名嫌疑人,还是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2019年11月,18人串谋诈骗罪成立,被判处3至32个月的刑罚不等。法院考虑其中的12名嫌疑人,只是技术员或者助理的职位,受到上级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因此酌情减轻了对他们的判罚。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插曲虽有惊无险,数据造假带给人们的启示,却应该成为每个工程师的风向标。连接香港珠江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并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桥梁,更是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的一大见证,同时还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标志。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项工程,居然也曾有人敢在施工过程中造假测试数据,最终这些涉嫌人员均被判刑!
而在几年前,港珠澳大桥还出现过另一次质量问题,源于涂料行业知名企业的涂刷作业。有网友向涂料采购网反映,某企鹅品牌涂料曾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网友提供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文件港珠澳桥工【2014】185号文件《关于对某某涂料有关问题的处理通报》显示,2014年9月CB01标项目经理部发现某企鹅公司提供的涂料出现重量不足及存在色差以及涂层开裂现象,港珠澳大桥管理局SB01标总监办、CB01项目经理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查找原因并予以整改。
据涂料采购网了解,涂料作为“工业服装”,不仅能带给被涂覆工件良好的表观效果,还能起到防腐、抗菌、防火、防水等多种功能和作用,涂料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涂刷过程中的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如此,涂料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通报仍旧被屡屡曝出,仅2022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曝出的不合格涂料企业名单就有几十家,其中涉及儿童漆,建筑涂料等。
(以上数据来源于质量新闻网,如有差池请以实际数据为准!)
无论是混凝土不合格造成的大桥危机,还是涂料产品不合格造成的安全隐患,返锈、掉漆等,对于工业品而言都是不可小觑的。以牺牲质量来换取利益,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