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地区2022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出炉,火爆态势前所未有。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1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其中出口约8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货物进口约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同期,深圳市货物贸易进出口740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4076. 6亿元,下降2.6%;进口3328.2亿元,下降3.1%。对于越南出口额超过我国制造业珠三角重地——深圳,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惊讶。
疫情之下,海外订单纷纷流入越南,带来了越南外贸行业的火爆,在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国外跨国公司,尤其是纺织、服装及电子、家电行业外资企业不断把生产线从中国迁往越南,有人甚至笑称:“上海躺倒,越南吃饱”。
外贸总额增长17倍,立邦、阿克苏、展辰多家企业进驻
在外贸总额方面,2002年越南外贸总额仅仅为360亿美元,2021年即达到668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17倍,贸易规模达到全球第20位。今年一季度越南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4.3%,2022年全年贸易总额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多家工厂年度订单都已排满。
目前,越南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服装和鞋类供应商,零部件、电子产品、电脑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有所扩大,出口额超过273亿美元,相当于其2021年半年的销售额,这个数据无疑令人震惊。
从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国,越南经济快速增长的诀窍是利用外资。2021年共有106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其中新加坡投资107亿美元,排名第一,韩国、日本投资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INTEL、微软、LG等其他电子巨头也都布局越南,苹果公司将部分亚洲研发中心布局越南。立讯精密、温斯顿、和硕、歌尔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疫情后到越南布局,准备将越南打造成重要生产基地。TCL近年在越南新建工厂,扩大彩电产能。京东方也在越南投建产线;莱克去年向越南增资。
近期流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加工制造业占68%,房地产高居第二,占18.7%。据统计,越南房地产在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04%。李嘉诚嗅到了越南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商机,今年4月,长实集团敲定在胡志明市投资,将在住宅、办公、商业等领域注入大量资金。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买到的电脑、手机以及多种产品中,“made in China”的零件正在日益减少,而印有“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标识却越来越多。在许多外资企业的眼中,能够有效节省成本的越南市场自然成为了一个“香饽饽”。
越来越多的外企开始投资越南,甚至是将已经建设好的生产线转移至越南。涂料行业也不例外。佐敦对越南的1亿美元投资,阿克苏诺贝尔在越南设置4个生产基地,为零售商和项目客户提供服务。立邦涂料在河内、邻近的永福省和南部的同奈省建造并投入运营了三个工厂,专门生产装饰和工业涂料。展辰新材、汉森邦德、立邦长润发等国内涂料企业早已在越南地区进行部署,并发展良好。
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越南GDP年均增长率超过7%,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最稳定的新兴国家之一。今年一季度越南GDP增速5.03%,预计2022年越南GDP增速将达6.5%。目前越南已经朝着世界制造业大国的方向前进,且有望超越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
13国加盟印太经济框架,外交部严厉表态
越南亮眼的外贸数据,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龙头迁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地区,都让国内的各行各业感到心头一紧,不由得担心起自己所处的产业供应链的供需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供应链断裂或者原料供不应求危机表示焦虑。但对于产业链的供给而言,更可怕的事情已经出现了。
美国总统拜登23日在日本东京迎来他此次亚洲行的重头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多家媒体在报道时认为该框架“剑指中国”的意味很浓或特别提及该框架成员国中“没有中国”。
IPEF共有13个初始成员国,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13个成员国GDP占全球40%。声明重点阐述了IPEF侧重的四个关键支柱:互联互通的经济(贸易)、有韧性的经济(供应链)、清洁的经济(清洁能源)和公平的经济(反腐败)。
针对美国启动IPEF,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认为,无论什么名目的区域合作框架,都应该推进自由贸易,不应该搞变相保护主义;应该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不应该破坏产业链稳定;人为制造经济脱钩、技术封锁、产业断链,加剧供应链危机,只会给世界带来严重后果,美国也不能例外。其还表示,企图把亚太阵营化、北约化、冷战化的各种阴谋都不可能得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白宫23日发表的声明中未提及中国,但多家西方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分析认为该框架针对中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表示,IPEF为亚洲国家在上述重要事项上提供了“一个中国之外的替代选项”。
IPEF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框架理念,IPEF出台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建立一种机制来填补因特朗普政府退出TPP所造成的印太区域“真空”。“印太经济框架”实质就是“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四边机制”则是推进“印太战略”的支柱性地区机制。
北约成员国再添新成员,军事联盟转化为经济联盟
业内人士表示,这其实意味着美国印太军事战略的情况——相对于以前,更加发展变化和拓展。不仅如此,美国印太盟国开始和北约挂钩搭接,北约也将分兵印太。
据韩国国家情报院表示,韩国作为正式会员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并由此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韩国加入该机构后,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正式会员国增至32个,包括27个北约成员国以及瑞典、瑞士、芬兰、奥地利、韩国等5个非北约成员国。
随着俄乌争端的不断演进,作为“中立国”的芬兰和瑞典,正在酝酿加入北约的相关事宜。当地时间5月14至15日,北约非正式外长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芬兰和瑞典两国申请加入北约事项是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中)、瑞典外交大臣林德(左)、芬兰外长佩卡·哈维斯托在北约非正式外长会期间合影。
业内人士表示,北约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一个和中国没有关系的美欧之间的军事战略同盟,将演变成一个带有经济属性的和中国具有对抗性质的战略同盟。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北约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军事领域,更多关注点要放在军事战略之外的经济战略,甚至是经济安全战略。另外,俄乌冲突的升级也将使得小北约变成“大北约”,经济属性更强。
另外这也会对多个行业供应链韧性造成影响,“框架”还明确点到芯片、医疗、关键矿物、大容量电池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在美国看来,不仅不能让中国有中低端产业优势,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端产业链上亦然。
出口行业或受重挫,化工出口行业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越南飞速发展、印太经济框架排他行为,以及北约不断丰满羽翼,在“抱团”提升竞争力但同时,对于我国的出口外贸也带来了危机和阻碍。
从出口结构上看,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达94%。出口分项来看,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部件出口额占比达到26.88%,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出口额占比达到16.71%,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占比达到10.44%,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额占比达到7.32%。其他比例较大的包括杂项制品、化工品、塑料及其制品、车辆及运输设备、光学与医疗仪器、鞋帽伞等。而在动植物食品、烟酒饮料等生活食物类的出口占比较小,约为3.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主要贸易对象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印度、英国、巴西等国家和经济体。中国前十大类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量的75%,前十大类出口商品50%以上均流向了当前疫情较重的国家和经济体,其中家具、寝具等(73.47%),玩具、游戏品、运动器材等(77.88%),有机化学(68.86%),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0.65%)流向当前疫情严重国家占比超过60%。这表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需求受疫情影响的负面冲击将很大。
对疫情扩散重点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
宏观数据也同步说明了这一论点,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当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增速比3月大幅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9%,增速远低于3月的12.9%;进口下降2%,降幅比3月扩大0.3个百分点。
而在化工领域,近10年来,我国化工分类产品的出口金额持续增长,年均增速接近10%。从规模看,有机化学品以及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两个分类的出口金额规模最大。出口占比超过30%的产品主要包括橡胶助剂、钛白粉、聚氨酯、染料、磷化工、肥料等产品。尤其是促进剂、防老剂、硫酸铵、磷酸二铵、聚合MDI等产品出口占比较高,达到5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的出口贸易面临了几大危机。一方面是疫情带来的封控影响仍在持续,原料成本持续飙高、生产线开开停停、产品交付延迟,海运一箱难求,物流运输方面的匹配性复工也迟迟未达到预期;另外,近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欧美等海外客户在以上国家寻找可替代性的供应商,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再加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政治方面的因素对于跨国外贸的进出口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也就是说,目前化工、制造等多个出口行业正在面临危机,而随着各种政策落地,他们面对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