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年的时间,该公司又将离职设计师们告上法庭,在随后的几次开庭中,一审法院陆续判决97名设计师败诉,设计师们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并不认可,并决定上诉,据悉该案二审将于近日进行。内部人员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所在部门仍有多名员工的2020年度奖金未发放完成。多省设计院“爆雷”
事实上,关于设计院的负面消息,在2023年屡被曝出,无薪放假、停工停业、欠薪停缴社保、鼓励停薪留职……先是6月底上海某建筑设计院发布停工通知书,称从6月28日起开始全体员工停工停产三个月。
而后又补发说明函,称停工仅适用于施工图部一组(9人),且仅为三个月,此举措并非裁员行为。但这样一家成立三十多年有着良好口碑的大企业,竟然因为没有业务停工停产三个月,还是引发了大众无尽唏嘘。
随后,辽宁省某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布“告全体员工书”,称“自2023年7月17日开始,全体员工将执行为期3个月的无薪休假安排。”休假原因则是,“外部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设计市场持续低迷,项目资源日渐萎缩,同行竞争日渐加剧。企业内部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经营负债不断加重,公司近乎无法正常经营。”这家70多年的老牌设计院言语中透露出,建筑设计行业的繁荣时代落幕了。
7月底,上海另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表示,由于资金紧张导致项目进入停止状态,公司实际已暂停相关经营活动,决定自8月1日起开始停工停产。
某网友晒出河南平顶山某设计院的《关于支持和鼓励内部职工再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红头文件。目前设计院经营出现巨大困难,部分项目停工停产、催要账款难上加难,无岗职工工资额度会大幅下降和缓发。该院鼓励职工办理停薪留职,积极开展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方式来增加个人收入,同时也减轻设计院近期业务量严重萎缩、回收款入不敷出的困难。
江苏南京某甲级建筑设计院因为欠薪问题备受关注,设计师反映,他们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社保也早停了,医保断交后现在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必须全部自费才可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表示,他们已经接到了大量员工的投诉,大面积爆发是2023年6月底左右,才发现事情很严重,劳动监察部门已经按照法律规定正式立案。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设计行业许多大型公司早已停工,有的去年就已停工,欠薪放假等情况频发。原因是部分一线城市停止兴建大型项目,二线、三线城市更是无底线的打价格战,以求获得一线生机,员工维权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从放假3个月,到停工停产,再到鼓励员工再就业创业,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的大动作,让整个行业的窘境暴露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也给关联产业敲响了警种。而造成设计院寒冬的“元凶”,名义上是市场环境变化、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实际上就是房地产企业的低迷。
房地产行业爆雷,涂料企业业绩纷纷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设计景气度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关联密切。建筑设计院“没有项目”背后,是受到了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以及城市基建项目减少的影响。建筑行业的黄金时代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强势发展期,当时市场蛋糕很大,项目很多,并且竞争较小,设计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项目的设计费用在当时的工资水平来说是非常可观的,曾有设计院“三年买车,五年买房”的说法。
据涂料采购网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里,前100强房企里面,已爆雷的已有47家,基本上倒了一半,绝大多数都是民营大房企。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的全国新房销售,环比6月降低33.5%,同比去年7月降低33.1%,均有30%以上的跌幅,百强房企里有36家销售额暴跌50%以上。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无论是地方负债太多的国企,还是实力不够雄厚的央企,又能够扛多久呢?
疫情之后的房产企业也没有迅速回血,众多房企面临着债务多、资金吃紧、拿地少、项目少的情况,能够给到建筑设计院的项目就屈指可数。除了建筑业之外,涂料、化工等建材行业也被“倒春寒”冻伤。2022年涂料全行业企业总产量约3488万吨,同比降低8.5%;主营业务收入约4525亿元,同比降低5.2%;利润总额约233亿元,同比降低23.7%。
2023年,尽管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放开,但在下游行情不景气的阴霾下,涂料行业仍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多家涂料企业也用数据晒出了自身的困境。科顺股份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807.55万元,同比减少41.37%;金力泰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约346万元;渝三峡A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732.9万元;中漆集团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将大幅减少至1100万港元至1360万港元……
涂料采购网专家组指出,今年下半年的涂料市场整体走势尚不明朗,除了房地产汽车行业之外,其他下游市场整体需求也基本处于低迷冷淡态势,尚未出现极速复苏态势,这也决定了涂料化工等产业的市场在较长的周期内都会处于“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之中,屹立鳌头者少之又少,但不断被风浪冲击而退出市场的知名企业将越来越多,整个产业的考验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对于眼下的涂料行业乃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说,如何保住根基是迫在眉睫的,减量市场不进则退,唯有拓展业务模式,引入设备技术,培育人才阶层,以及提升品牌实力等逆势而上的举措同步开展,在近3-5年的份额争夺战中拿下更多的“蛋糕”,才有望熬过逆风时期,驶的更远更稳。
(本文由涂料采购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未经许可或未注明出处,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