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0:11:23 来源:|0

威胁!美国“自废”武功!成全球笑话!

  继对于全球发起“对等关税”后,特朗普再次重磅发声,“若中方不撤回加税措施,将于4月9日对中国加征额外50%关税”。商务部“隔空”喊话,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图源:跨境移花宫)

  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美国对中国关税总税率累计将达到非理性的104%。对于这种行为,我国迅速回应,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涵盖半导体设备、芯片、高端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自4月10日起生效。

  而特朗普宣称的“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的关税”无疑是对中国回应的对抗,其还表示,美方将中止与中方的一切会谈,并启动与其他有意洽谈国家的磋商。这种明显“翻桌子”的行为,也揭露了其想要和其他国家联合并围堵我国的野心。但我国的多次积极表态,也证明了对其的鲜明态度。

  经济战争已经开始了,促新格局

  从中国对美国出口结构来看,2024年全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37337.22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4.6%。如果美国对这5246.56亿美元商品征税34%关税,简单测算,关税成本将上涨约1783.83亿美元。这种高额关税对中国外贸企业冲击巨大,中国外贸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难以承受如此高的关税负担,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倒闭风险,对美业务近乎“停滞”。

  (数据来源:SlumdogMillionaire 兵哥事务所)

  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从19.2%下降到14.7%,这一变化主要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加征关税以及中国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品类主要是工业化制造品,其中高附加值产品迅速增长,而传统的家居、玩具等占比较低,且比例持续缩小。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也较为多元,2024年中国对美国进口了总价值1164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435亿美元)的商品。农产品、能源、机械电子为三大核心进口领域。

  (数据来源:SlumdogMillionaire 兵哥事务所)

  看似涉及到的金额和品类很多,然而从长远和宏观视角看,中国若减少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影响可控。即便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中国也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到替代资源。例如,在飞机采购方面,除美国波音外,欧洲空客也可选择;石油可从俄罗斯、中东等产油国增加进口;农产品也可从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加大采购量。所以,中国不做美国的生意,并不会对自身经济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反而能借此契机,进一步优化全球贸易布局,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减少对单一国家市场的依赖。

  贸易“脱钩”非常难,中国全产业链优势短期很难被替代

  虽然美方宣称将启动与其他有意洽谈国家的磋商,但实际上其他国家并未表现出支持和拥护,同时欧盟成员国贸易部长们均表示已准备好采取全面反制措施,可能会对价值高达2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采取首轮反制措施,美国试图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本质上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原因在于中国在全球位居前列的完整产业链。

  以化工领域为例,中国的优势极为显著。中国乙烯在全球产能中的占比已达约30%,大量出口至如韩国、日本等;我国丙烯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1/3.总产值超6000亿元,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至欧美、东南亚市场。亚洲PX产能在全球占比高达81%,而中国在亚洲的产能占比近47%,稳稳占据全球产量首位。

  煤炭虽属传统能源,但在化工领域用途广泛且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中国约80%的合成氨和甲醇由煤炭制成,可用于生产化肥,制造甲醛、醋酸等化工产品,进一步延伸至塑料、涂料等行业。中国煤炭出口至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在区域化工原料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

  再看光伏原材料,中国产能占全球70%。在硅料环节,中国产量占比更是高达97%。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中国硅料大量出口至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即便是美国尝试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采购相关化工制品,很大概率这些制品的原料依旧源自中国。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产业链,202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35%,超过第2-10名的总和。从基础原料的生产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加工,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同发展,这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复制和超越的。美国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在产业或领域孤立中国,可一旦涉及这些关键原料,最终还是无法脱离中国的供应,否则将陷入生产困境,美国的战略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川普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美国“自废”武功

       自特朗普首次执政起,美国便频繁挥动关税大棒,对中国及诸多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这种单边贸易保护行径,不仅未达预期,还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美国加税使企业成本飙升,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贸易伙伴关系紧张。不少依赖中国原材料或产品的美国企业,因关税冲击,面临生产受阻、利润下滑困境。

  为限制中国发展,美国施压他国,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然而美国全球征税,盟友被冲击的支离破碎,将来部分国家为追求自保,很多限制将有所松动。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其半导体产业严重依赖大陆市场。2024年台湾地区对大陆半导体产品出口额占其半导体总出口额的近60%。若长期遵循美国禁令,众多芯片企业营收与发展将遭受重创。权衡利弊后,台湾地区有望选择突破限制,维持对大陆供货。

  中国在全球原材料供应领域地位关键,美国“脱钩”策略难以推进;其加税政策,又促使全球经济体基于自身利益,背离美国意愿。如今中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果敢态度,也带动了海外其他国家的奋起,后续的发展或将超出美国的预料。美国企图以政治手段重塑全球经济格局,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现实,最终只会孤立自己,走向失败。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icoat2014;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