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在华北地区并不少见,可这次PM2.5浓度却出奇的高,这是为什么呢?环保部及专家分析表示,初步的来源解析表明,就整个华北区域而言,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此次重污染过程最主要的来源。近期,北方地区降雪降温,部分区域燃煤消耗量大幅增加,导致PM2.5的排放量增加。
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一直以来被人们当成“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孰不知,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生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据了解,可挥发性有机物部分来源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排放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涂料行业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降低VOCs的排放,阻止PM2.5大量形成,应当义不容辞。
什么是“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PM2.5的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约占PM2.5来源的 20%;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 的重要来源。
据相关专家介绍,雾霾对于人的呼吸系统和脑血管等器官有着极大的伤害。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因此,对抗雾霾,减少疾病的发生,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而在生产过程中在排放VOCs,为PM2.5形成做出“贡献”的涂料企业更是应该出力。
涂料油改水之路“任重而道远”
涂料按照介质分类可分为溶剂性涂料和水性涂料。其中溶剂型涂料的生产会使用苯、甲醛等化学试剂,排放出有机挥发物。有机挥发物进入大气后和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产生二次污染,会形成PM2.5和造成臭氧超标。如果不对有机挥发物进行有效收集并处理,有机挥发物就会全部挥发到大气中。
作为名副其实的涂料生产大国,2014年1-12月我国涂料累计产量1648.19万吨。在如此巨大的产量背后隐藏着不小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且如此基数的涂料产品在涂装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数百万吨VOCs。
此次雾霾天气直逼华北地区,唤起了每个人对健康、安全的渴望,为人们的环保意识敲起了警钟。其实近年来,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字眼早已深入人心。
而涂料企业也似乎察觉到了市场的需求变化,纷纷转型走向“油改水”道路,据涂料协会不完全统计,传统油漆涂料品牌有不低于300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研发生产水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涂料,走绿色路线。笔者了解到,用水性漆代代替了溶剂漆,在涂喷过程中能够使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量减少 70%以上,环保效果极其显著。但是由于现阶段水性漆的产品及涂装工艺还不够成熟,加上高生产成本和水性漆在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局限性,使得推广水性漆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家具行业为例,水性漆在家具领域中只占7%-8%,而溶剂型涂料在家具领域中仍占主导地位。
看来,涂料企业走“油改水”道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但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性漆的全面推广一定有到头的时候。
国家政策引导涂企良性发展
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三五”蓝图的重要之年,在经济发展注重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下,环保话题将成为今年两会的“强音”。
今年,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国家几乎没有闲着:2月,国家对涂料征收消费税,对施工状态下VOC含量低于420克/升(含)的涂料免征消费税;7月起,深圳禁止使用油性涂料,而北京也强制规定家具生产需要使用水性漆;10月起,北京市开始在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行业等5大行业的17个行业小类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一系列环保政策的频频落地实施,足以看出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和决心。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涂料企业相继走上低碳环保道路,为降低VOC的排放量做出努力,为抵抗雾霾天气贡献一份力量。
而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经过5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分别下降25%、20%、15%左右。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转眼间,2015年已经快走到尾声,而“低碳环保”道路却一直在继续,笔者相信,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涂料企业会将低碳环保的概念更加深入到企业理念中,从思想上提升低碳环保的意识,不断开发满足更高环保要求的产品,推进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造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努力。